“中国翰园碑林之父”李公涛: 弘扬国粹志坚定 翰墨千载重传承
开封——七大古都之一,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以南的豫东平原上,陇海铁路擦城而过。这里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作为历史古城,开封共拥有重点景区17家,其中,中国首家民办碑林中国翰园碑林则由“中国翰园碑林之父”、“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创建。碑刻艺术上起殷商甲骨文,下至当代各书体,系统的表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和文字发展史。
幼蒙师塾 ,兴趣使然 。身经烈火,壮志弥坚
李公涛于1927年生,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清西村人。幼蒙私塾,日习大字。老师一句“天分很好,是个神童,将来了不起!”的话萌发了他幼时当书法家的梦想。巩义是河洛文化发祥地,是诗圣杜甫的家乡,附近有宋代皇陵碑刻石雕艺术,还有北魏石窟的碑帖书法,因此,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由于家境穷寒,没钱购买纸墨,他就用红土和水在地上练。成年后,李公涛考入开封艺术学校,经过专业强化训练,为他今后书画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1951年李公涛参加工作,正当他大展宏图之际,却因工作受挫被迫返回家乡,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而是逆境志更坚,卧薪尝胆,身处逆境,气惯如虹。在那艰苦的岁月,李公涛除了参加繁重的劳动外,还挤出时间,先后认真钻研了书法、国画、雕塑等。为了学习篆刻,他借了一本《康熙字典》,白天抽空在地上画,晚上在身上练,朝学暮研,笔耕不辍,终于系统的整理。出了三万多字的《篆书字典》。
真金不怕火炼,青松定耐霜寒。李公涛终于战胜了二十载严冬,迎来了春天。在百忙中,他挤出时间深入探索书法艺术。1983年退休后,虽然已步入知天命的年龄,但仍壮心不已,决心弥补前半生耽误的时光。
弘扬国粹意志坚定 传承文化百折不回
英国作家托马斯曾说过:“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即使暮年,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书法文化的决心在李公涛心中始终激荡不去。
退休以后,李公涛来到开封北郊范庄大儿子家休息,闲暇之余与开封市书画界人士欢聚,交流书艺。彼时,《开封日报》开展了“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这犹如一把圣火烧得他心情激动,彻夜难眠。蓦地,宋代皇陵的石碑和开封的铁塔、龙亭、禹王台一一浮在了他的脑海。他想:先人们为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而现代人应当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 面对历史的反思,李公涛怦然萌生一个惊世的设想:倾尽余生,广收天下墨宝镌刻于石,自筹资金,发起兴建一座集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当代最大碑林,誓为后人留下一座文化不动产。
“民办碑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李公涛要办碑林,从零开始,资金少,人才缺乏,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作为中国翰园碑林老顾问,退休老干部王顺兴老先生感触颇深,“我和公涛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老干部局工作会议上,当时他给我讲述了建设碑林的想法,他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粹,西安、曲阜都有碑林,而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也应该建设一座碑林。”
由于热爱书法艺术,听了李公涛的一番话,王老先生深受感动,作为老干部局的一员,他在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事业做些什么。“91年全国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全国有8个名额,我当时想如果能把公涛推荐到全国,对他的事业一定会有帮助,于是我推荐李公涛作为全国先进个人到北京接受表彰,并在大会上发言。”王老先生说。
万事开头难。为了保证石刻作品的质量,李公涛首先向当代书法名家发函征集作品。同时,又委派顾恒同志到北京,向中国书法家协会汇报碑林工作赢得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破例向全国书协会员发出征集作品函, 从而保证了作品的质量和来源。
为了选石料,他出河南,上河北,下山东,到 7 个碑石产地,对石料质量、特点进行对比、考察,最后选定曾用于宋代皇陵碑刻的偃师、巩义石料,并陆续买回。
为了刻碑,他遍访碑刻之乡,在十几位应聘石匠中,挑选了两位技艺超群的刻碑人,并出资让他们到西安碑林、铁门的千唐志斋等地参观学习,切磋技艺。
他把 70 多平方米的院落重新规划,作为刻碑场地,院内外摆满了层层碑石。他把家里十几间房腾出来,作为办公用房,自己住在一间小仓库内,大儿子一家 5 口,挤在一间房内。
“因为条件艰苦,当时碑林筹建委员会的工作地点就在他家,家里到处都是石碑,孩子们回来趴在石头上写作业.。”王老先生说道。
经过半年的紧张筹备, 1985 年 7 月 22 日,第一块碑刻落凿。 8 月 25 日,碑刻工程正式举行动工典礼。不久,许德珩、张爱萍、楚图南、方毅、穆青的作品来了,舒同、启功、萧劳、王遐举、胡公石、陈天然的作品来了,李公涛备受鼓舞,重新绘制了碑林蓝图,他要刻碑 3500 块,组成十大碑廊,建成一座具有多种功能的中国第一大碑林——中国翰园碑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筹建碑林,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都纷纷捐款捐物,质疑声也随即而来。王老先生说:“当时很多人对他有质疑,有人说李公涛是个能人,不仅征集了这么多书画作品,还有人捐款捐物,有的甚至说连小孩吃冰棍的钱都骗来了。”
面对质疑,李公涛先生没有一一去解释,而是把家训刻在石碑上:”为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誓在七朝古都开封,兴建一座与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碑林,把现代书法留传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孙接着干。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利益,特作家训,镌刻于石,嘱儿孙共遵之。”
“文化高品味,园林高层次,中国碑林第一流”是李公涛建设中国翰园碑林的最高目标。“首先是篆刻碑廊,篆刻只是文人小众文化,公涛认为应把篆刻文化传承下去,把它变为大众文化;二是绘画碑廊,用碑廊把中国绘画艺术展示出来;三是少数民族碑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碑廊把不同民族文字展示出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是少儿书法碑廊,书法文化要后继有人,一定要传承,书法要从少儿抓起。这些创举的提出也体现了公涛先生思想意识超前,敢想敢干的精神,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王老先生说道。
“心中有大义,笔下才有乾坤。”李公涛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建设翰园碑林任重而道远,弘扬民族文化还需一代代人不断的传承。文化强大,国家才会强大,我们始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心怀大义,挑起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任,用春风化雨般的教化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不断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