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西藏守边关 常景山难舍军旅情

2019-03-01 11:25:14 来源: 中国金融商报网

------记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常景山

20192月4日,是常景山将军百年诞辰的日子。常景山将军一生戒马生涯,严以律己,高风亮节。是我军长年工作生活在边防要塞一名高级将领。本文以朴实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常景山将军的一生。今天记者特推出这篇纪念文章,以飨读者。

常景山将军的一生,经历过多次战火洗礼,传奇小故事很多,不少记者都曾想采访他,但都没有成功!老人生前十分低调,既不让报刊宣传自己,也不曾对子女讲述过自己光荣一生。

将军去世后,在有关部门协调下,记者才有幸见到他的档案,并采访常景山将军过去的一些老战友、老乡邻和多位警卫员。才从中了解了他许多精彩的故事,品读着他充满坎坷与神奇、拼搏与欢乐的一生

所向披靡  如归

常景山,一九一九年出生于河北高阳县赵口村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早年丧母,全家生活十分艰辛。

(1955年摄于南京)

常景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入党,先在村里担任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踏上了艰苦的革命征程。

1941年春节期间,常景山正召集村里干部开会,突然,放哨的民兵来报:村外来了不少鬼子……,为掩护同志们安全撤离,常景山果断带领几个民兵前去阻击,鬼子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叽里呱啦”大声喊叫!直冲过来,子弹“嗖嗖”地贴身而过!

几位民兵勇敢阻击,子弹打完了,又上前与鬼子白刃相接,最后以牺牲三人代价,保住村干部和乡亲们安全转移。打红眼的常景山,冒着弹雨与鬼子拼死肉搏,背部和左臂被刺6刀,伤及肺部而昏迷……鬼子走后,常景山小伙子经各方抢救,才死里逃生。

脱险后的常景山,很快被区委任命为当地的区小队指导员。报国从戎,他从此开始长达四十多年的革命生涯。

当时,冀中地区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十分艰苦。日寇“五一大扫荡” 后,冀中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常景山所指挥的区小队仅存28人,他们人少但齐心!依然活跃在任(丘)、高(阳)、安(新)一带,坚持灵活的武装斗争。

艰苦的岁月日军疯狂“扫荡” 有时大仗小仗一天两三次。此时,常景山调回高阳县大队任侦察参谋,在参谋位置上,他点子最多。在开展反抢粮斗争中,他让大家化整为零,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路、奇袭、反扫荡。令敌人闻风丧胆!鬼子还没进村,就被炸得人仰马翻、乱作一团。依托各式各样战术!常景山他们神出鬼没,土枪土炮痛击鬼子伪军。打得敌人摸不着头脑!心惊肉跳!从此3里外不敢抢粮,5里外无村交粮。损兵折将的日伪军,昼夜不安。也不敢随便外出抢东西。

据资料统计:常景山县大队,配合九分区主力,在白洋淀以南地区共连续作战14 次,攻克敌据点40余处。战果突出。

特别是41年后,在解放肃宁全境的“青纱帐”战役中。常景山率县大队担任打阻击,阻击中战士们表现十分英勇,顽强阻击日伪军的增援,敌人-次次冲上来,战士们一个个顶上去,挥舞着大刀浴血奋战,战士倒下一个了,另一个就顶上去,常景山浑身划得稀烂,坚决不退半步!场面悲壮。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敌人丢下一百多具尸体落荒而逃。由于县大队顽强阻击、保证了主力顺利攻占肃宁城。硝烟袅袅战场上,当年战士们与敌人激烈打斗的场面,惊心动魄,好象还在记者眼前闪现。深深地震撼作者的心灵。

当年,此次战役在《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头版,都做了重点报道

1945 年春天,常景山在连续作战中荣立大功一次。后随部队再次挥戈北上,横扫平南、津西诸据点,扩大了战果。给敌伪以重大打击,歼敌万余人,解放县城12座。

日本投降后,38团进行整编,常景山奉命调归冀中军区,被提升为19团1营副教导员,又参加了著名的清风店、解放石家庄和解放元氏县的战役。战斗中每次冲锋,常景山经常是在子弹药打光后,与敌人混战在一起,拼命肉搏。顽强抗击,挡住了敌人一次次猛烈反扑,给敌人以极大杀伤……。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常景山所率部队打起仗所向披靡。其中,在太原战役中,常景山所属部队,勇当先锋!无论攻坚战、运动战!还是单独围城、打援!他身先士卒,勇猛冲锋。太原战役中,打红了眼的常景山,在最后一次攻击时,喊了一声“跟我上”!带头冲在最前面;突然"邦"一声,钢盔上被子弹打了个洞,好险,又一次死里逃生,常景山不顾伤痛,抹一把脸上的血,又继续冲了上去……。

打硬战视死如归常景山,此时,在战士们口中,私下喊地"常胜将军"而广受爱戴。

盂西战役,全纵队共歼灭阎军4700人,俘获中将副军长兼暂编第49师师长张翼、少将副师长赵俊义以下1700余人,阻止了敌对石家庄地区,尤其是对西柏坡的偷袭。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胜利。陈毅元帅有一首诗: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诗中表现惊心动魄战斗场景和誓死如归精神。放在常景山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战争胜利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只是那命悬一线的惊心动魄场景,始终萦绕在常景山的心头。

太原战役后,常景山调入68军部机关任科长。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年轻的常景山,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下,拿起武器参加战斗,从一个农民后代,成长为最坚定的革命者,五次重伤,誓死如归!。苦中有乐、苦中有获,小故事让人刻骨铭心、倍加珍惜。

抗美援朝!再立新功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巳身为202师604团副团长常景山,随第68军入朝作战。

当时,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实行“绞杀战”, 飞机盘旋炸,炮火昼夜轰,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部队给养跟不上,交通受阻。敌机轰炸频繁,战斗极端惨烈。

常景山到前沿后,战斗热情高涨。艰难困苦,压不垮常景山与志愿军战士,他与战士同吃同住。每天吃高粱米、干白菜和咸菜,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干炒面,就是凭着这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凭着勇敢,把武器装备、军事实力、综合国力远远高于我们的侵略者,打得服服贴贴。硝烟四起的战斗中,根据敌军火力强,占有制空权等特点,常景山带领战士开展“地道战” 。并提出了“敌炮响我入坑、敌炮停我上壕”的作战方针,有效地保护了自己,粉碎了敌人多次大、小规模攻击。同时还经常派出小分队攻击和袭扰敌人,使敌疲惫不堪,损耗了许多有生力量。

灵活巧妙的战术让敌军的气焰荡然无存。难逃失败命运。终被打成了纸老虎。

中国军人用浴血奋战的胜利,赢得世界尊崇。因入朝作战英勇,回国后常景山被选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随后又进入合成军队指挥系深造。毕业后,他又主动请缨去最艰苦的部队。随后,常景山成为了20名赴藏优秀学员之一。

受命赴藏后,常景山忙把子女送回家乡,稍做安顿,便辞别年迈的父亲和有孕在身的妻子,毅然进藏赴命。自此,开始了长达22年守卫高原边疆的战斗生涯。

镇守边关  痴心不改

常景山于1959年9月到达西藏军区报到,被任命为西藏黑河(后称那曲)军分区首任副司令员。此时。拉萨、山南等地的平叛基本结束,但常景山所在2号地区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为平息叛乱,我军参战官兵一万余人,任务是围歼比如、边坝、巴青、聂荣等地叛匪武装,粉碎反动势力在该地区建立指挥中心和根据地的企图。

常景山出任军区组建的黑河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他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原则,有效组织好后勤物质供给。有力保障了平叛战役胜利。此役共歼叛匪总司令罗布仁次等5084人。

每当提起这场后勤运输保障的经历,常景山脸上的皱纹马上舒展开来,神情十分自豪。

前指总指挥白斌师长,特别向军区提出:对2号地区后勤保障工作给予了嘉奖。

教学改革 战火洗礼

1960年6月,西藏军区以原干部学校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了军区步兵学校,常景山调任该校任副校长。(由于校长长时间缺职,常景山主持步校全面工作长达五年之)

步校成立后,常校长带领全校师生,经历了两次大的创业。

-是在这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特殊地带。楞是靠肩背人工挖,在高原上盖起新营房,盖起新教室。

二是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发扬抗大精神边建设、边教学,大胆改革,摸索前行。自己动手做教具,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之中。把复杂繁多的概念和公式具体化,取得数据,积累经验教训。提高了教学效率,学员自主、互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丰富、活跃了思维。

常校长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实战能力,调动学员积极性等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常景山一听枪炮声就坐不住了。他坚决要求参战,要打仗的劲头是几匹马也拉不回来。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常景山率部下于1962年10月中旬到达作战前线,负责战役俘虏营的管理和军队后勤保障。在修建最危险"错那"至"达旺"的公路中,他身为领导,冲锋在前!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哪有危险那里就有他身影。施工中他亲自抡大镐!挥汗如雨!常景山带战士在子弹横飞,烟雾弥蔓山中,仅用16天时间,在满目疮痍废墟上,修通了70余公里简易公路,为炮兵参战进而夺取整个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1962年中印反击战中,常校长以教学实战相结合,为步校培养了许多战斗骨干、军中尖子。有2000多位学员全部充实到基层,点面开花。在以后战斗中发挥极大作用。

特别为作战部队充实了小语种外语、藏语和军、政、后各兵种人才,十分受基层连队喜爱。多年后,步校培养出来的小语种人才精英,很多已成为了军队和国家机关、院校的中坚。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步校还完成了军区机关交给的对印作战战役战斗课题研究和部分缴获印军文件地图的翻译工作。步校真正成为了西藏军区培养基层干部的摇篮。卓有成效。

常景山坚守边关,精心教学!也可谓桃李满天!

坚定信念 军训为大

在遍地“走资派”动荡年月,常景山也受到了冲击和迫害。被定为步校的“走资派” 。 西藏军区步兵学校也宣告解散。

两年多黑暗艰难的日子里。常景山坚持学习读书,相信伟大的党!相信那光明的一天迟早会到来。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侯,他能够坦然面对,不欺骗组织,不诬陷他人,坚持真理而不趋炎附势。

平反了以后,出来工作后的常景山,不以冤屈为本钱胁持组织,不以纠错为名报复他人,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所特有的高风亮节。

1972年5月,常景山被任命为西藏山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山南军分区地处中印边境东段的核心部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把常景山放到这个位置,可见上级对他的高度信任和器重。

常将军分管边防工作,在山南工作时,除了常下连队和战士谈心,爱兵如子。还抽时间下工厂、到农村,与工人农民谈心交朋友。在这里以苦为乐!用真诚纯朴的奉献精神与边防官兵结下了不解之缘。利用大半年时间,跑遍边防一线部队调研。在他的建议下,分区党委一手抓边防对敌斗争,一手抓落实民族政策,使得边防对敌斗争形势趋于稳定,一度紧张的军民关系得到有效缓解。

1974年10月,西藏军区某部与山南军分区联合举行大演习,担任指挥长的正是常将军。他主张演习中坚持不编脚本、不搞预演、不插彩旗、不标示目标……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部队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讲究实战化。全方位锤炼部队作战能力!常景山这套讲究实效演习方案,受到总部和两级军区的好评。

1975年底,常将军调任西藏军区后勤部任部长。军区前沿驻地,点多面广:仅边防一线点就有一百余个,加上二线和后方机关分队,分布在西藏境内110万平方公里上。

19788月,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张震(右三视察西藏。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常景山(右一)等人合影。

常景山一上任,立刻下到基层,面对点多面广,他提出:忙要忙得有头绪,事情多,得事事抢着管。包括社会服务、不动产维修、装备维修、卫生勤务、基地维持、食品防腐、产品制造及其他非战斗勤务等。他一一做了分工,及时将全国各地采购物资,通过火车,汽车等运输进藏,再通过骡马牦牛或人力,送到边防哨卡,从而保障了驻藏部队的战备、执勤、训练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常景山指挥后勤保障工作,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凭借着强大的毅力,披荆斩棘一路走了过来。

优质后勤服务在干部战士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赞扬常部长真是“一个痴心守边关,干工作拼命老倔头”。

1957年常景山在山南军分区开会

廉洁自律   严以修身

1978年,常将军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后,官做大了,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蹲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边疆的军事斗争中,面对危险从不退缩。他始终以党和军队的需要为己任,不在意个人的荣辱得失,不惧怕客观条件艰苦,不理会家庭的困难和亲人依恋!他坚强,面对失败或挫折而百折不挠;他自信,他总是把人民、士兵、基层、边防一线挂在心上;他廉洁,从不利用职务之便给个人或家人带来“好处

记者了解到:常将军和在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结构复杂、生活条件艰苦、信息交通闭塞、工作任务繁重的西藏,连续工作二十多年,远离故乡和家人,而多次放弃内调机会,这是常人所无法做到的。充分说明他对党的忠诚和对边关的依恋!

曹植在《白马篇》中的诗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也正是对常景山一生的真实写照。

夕阳无限好  时时教子有方

1981年底,常将军在西藏军区副司令员任上离休,回到了家乡亲人身边。

离休后,远离了原单位的照顾,“寄居”在与原职务无关的家乡干休所。这里条件与他的职务不大匹配,但常将军从不给组织找麻烦。从不计较什么规格!反而乐此不疲,乐而忘返,乐在其中,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与子女们打成一片。老有所乐、老有所得、老有所为……

常将军在军营拼命精神,子女们有时也不理解。他却质朴他告戒晚辈:"爸爸守边关22年,恪尽职守、艰苦朴素!勇于担当;都是为了国家的强盛。没有前方战士守关,无私奉献!那来后方安宁?那来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那来人们生活的欣欣向荣……"

守边关,常将军是:军队战士的榜样,子女们的骄傲,百姓心中的英雄。他留给我们宝贵财富,是用金钱所买不到的

退休后,常将军积极健康的生活,读报、种莱、练书法,帮助子女带小孩……在街头巷尾找小商贩聊天儿,在街头闹市中打抱不平……。

常将军年轻时,对敌斗争,有血泪悲壮!也有壮志豪情;有惊心动魄!更有荡气回肠……而耄耋之年的他,并没有该享清福的懈怠,而是仍然牵挂着祖国新时代的发展,仍然保持着健康乐观的心态,退休后他每天都关注着新生事物的出现。

晚年的常将军也不俱病魔! 85岁他敢做心脏支架手术,90岁敢做膀胱癌切除手术。这对于一般的老人来说是不多见的。

怀念常将军,其子女们都表示:"一定要把这“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英雄的血统在我们的晚辈身上发扬光大"。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冰天雪地,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父爱象是-杯甘醇美酒,让子女们回味无穷……。

父爱给子女们无穷力量。他会在子女成功时,给我们祝贺与警醒。

父爱是子女们一生的财富。它会永驻在子女们心中,不断激励,鼓励晚辈们,向着目标迈进,向着未来前进。

1994年常将军全家福

生活在和平年代,后代们对身经百战常景山将军充满了崇敬之情。祖国能有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象常将军这样"李云龙"式一代战将,为下一代幸福,出生入死!守疆土!保平安。

还应该向常景山将军这样一大批中国军人致敬。他们放弃自己小家,舍弃儿女之情,忠诚守边关,保卫"大家庭"。他们的故事!更是给我们今天年轻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推荐阅读